9月8日下午,文化传播学院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暨2022年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启动仪式。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崔连富,文化传播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党员、学生骨干参与本次会议。受疫情影响,会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同时面向全学院学生进行网络直播。会议由文化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杨主持。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崔连富首先代表学校党委,向辛勤耕耘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总结了2022年上半年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谈到了当前学校、学院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他提到,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意识,正视和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问题。对此,他提出几点希望。一要慎终如始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发扬连续作战、敢打敢胜的精神,坚守好阵地,守护好学生;二要真诚关心爱护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恪尽职守;三要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提高科研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做到严谨治学;四要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规范,牢记教书育人天职,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铭记在心。他强调,“教师”不仅仅是一种称呼,它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希望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大会宣布了多项表彰由党委书记王连峰宣读《中共文化传播学院委员会关于表彰2022年度优秀班主任的决定》,授予宋志君、王莎莎、马新新、王杨、孙燕、张振安、王晓辉、田钰佳共8名同志为2021-2022学年“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院长刘绍芹宣读《文化传播学院关于表彰2022年度优秀志愿者的决定》,授予朱宁波、王丽楠、孙美琳、孙文瑶、许浩、田钰佳、宋志君、巩莺歌、李世豪、张巧、王瑞晨、李怡璇、张树楠等13名同志“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党委副书记李杨宣读《中共文化传播学院委员会关于设立“党员模范先锋岗”首批党员先锋的决定》,确定刘磊、李旺、李政亮、朱宁波、梁志刚等五名同志为“党员示范先锋岗”。
受疫情影响,很多获得表彰的教师封控在校外,大会特别邀请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的班长代为上台领奖,并安排该班级择机召开主题班会,由班干部将奖杯与奖状亲手送到优秀班主任手中,以此激发师生集体荣誉感。


随后,优秀班主任代表宋志君、优秀志愿者代表孙文瑶分别通过云端发言。
“多沟通,师生如友;多交流,教学相长”。优秀班主任代表宋志君老师深情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身边同事身上一心为生、全心爱生的感人故事。宋志君自2012年入校任教以来担任过辅导员、专业教师、班主任各种角色,多年来变换的是身份,变化的是一代代学生,不变的是对学生的情谊。聊起自己的第一批学生,宋志君提到“今年是他们入校相识十周年,直到今天我们还会经常联络,每每有老学生们惦记,就觉得当年的班主任或者辅导员,这个角色真了不起。”
“我只做了力所能及的一点点,但我愿意经常做一点。”优秀志愿者代表孙文瑶老师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连续多年赴淄博博山看望困难、孤寡老人的经历,她组织的募捐从一开始的3辆车到在学院党委支持下发动社会力量募得物资2700余件,征集29辆支援车,组成10个车队的故事。在学校里,她作为文传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指导老师,带领该团队获得2021年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服务组织”的称号。她说:“你我皆凡人,做个平凡而平凡的志愿者就好,越多越好,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力所能及的能做一点是一点。”
最后,王连峰介绍校院两级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实施方案,并宣布文化传播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启动。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德而耕,拾获山河。自年初以来,文化传播学院教师在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取得了成就。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学院老师纷纷表示,学院教师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申硕、应用型本科建设、职业本科教育等方面作为工作的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