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要闻

山青要闻

山青要闻

【党代会巡礼】资产管理处:强化资产规范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22 09:18:37

来源:资产管理处

作者:代桂勇

编辑:陈恒

复审:

终审:朱蕾

终审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资产管理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一强化两拓展”发展战略,聚焦学校重点工作,立足部门职责职能,筑牢服务理念,强化资产规范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从小到大,资产规模跨越式发展

从2017年12月31日到2022年12月31日五年时间里,学校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总额从8.24亿元增加到15.03亿元,增长82.4%;校舍建筑面积从25.63万平方米增加到31.03万平方米,增长21.07%;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从0.83亿元增加到1.00亿元,增长20.48%;年招标采购总额从0.92亿增加到1.22亿,增长32.61%。资产规模的扩大充分体现了学校快速发展和办学实力的提升。

图1 2017-2022学校资产变化(以12月31日为基准日)

图2 学校部分资产

从少到全,资产管理制度日臻完善

近五年来,资产管理处制订资产管理制度15项,修订2项,目前学校现行资产管理制度共有18项,实现了从少到全的有效转变,资产管理制度日臻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类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公用房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捐赠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校属企业管理、材料低值品易耗品管理等办法;另一类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的各项制度,主要包括招标采购工作管理、招标采购履约验收管理、资产有偿使用管理、资产损坏丢失赔偿管理、资产清查管理、资产处置管理等办法。资产管理制度确立了学校—归口管理部门—占用单位的三级资产管理体制,覆盖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用房、校属企业等重要国有资产的管理,规范了包括资产购置、资产验收、资产有偿使用、资产清查、资产处置等关键环节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资产管理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图3 学校资产管理制度

为推进资产管理和招标采购制度落地,强化各单位、部门和资产占用人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意识,资产管理处组织开展资产管理和招标采购宣讲活动。编印《资产管理与招标采购工作手册》,涵盖管理制度、制度解读、常见问题解答、业务流程等内容,10多万字,供全校教职工学习使用;举行资产管理工作培训会,解读政策制度,各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和资产管理员等参加;走访各单位部门,调研对资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

图4 资产管理与招标采购宣讲

从低到高,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资产管理处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为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资产管理处聚焦资产采购、配置和有偿使用等关键环节,梳理工作流程,精简办理环节,打通审批障碍,上线招标采购立项、零星固定资产配置、国有资产有偿使用三大审批与实施流程,规范了招标采购、资产配置、资产有偿使用等资产管理重点工作,实现了资产采购需求提出、审批、招标采购、配置、增值服务等各环节的可视化、可追溯,全程线上审批与通知,线下实体活动落地。从上线至今,招标采购立项审批与实施流程完成544项,零星固定资产配置流程完成155项,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审批流程完成175项,切实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图5 招标采购立项、国有资产有偿使用、零星固定资产配置审批与实施流程

在原有资产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资产管理处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全面梳理和优化资产管理工作流程,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分为申购管理、采购管理、账务管理、实物管理和使用管理等阶段,围绕各阶段的工作过程和关键环节,开发或升级资产配置绩效管理系统、招标采购管理系统、物联网资产管理系统、房产可视化管理系统、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系统、公物仓管理系统、资产有偿使用管理系统,高质量建设全流程资产采购、管理融合平台,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推进国有资产规范化、精细化、绩效化管理。2022年,资产管理处积极推进物联网资产管理系统建设,被省教育厅列为物联网资产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单位。

图6 资产管理平台实时数据(2023年9月21日)

图7 物联网资产管理

从无到有,资产有偿使用监管体制建立

资产管理处从人员、制度、流程、标准和合同上建立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监管体制,全面规范学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工作,为各单位、部门规范、高效开展有偿使用活动,完成增收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资产管理处设置资产运营监管科,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工作;制订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实施细则;设计开发资产有偿使用审批流程,实现了申请、审批、缴费、合同备案的全流程电子化,确保资产有偿使用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资产评估报告为主要依据,参照相关院校收费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指导价格,进一步规范学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费标准。开展国有资产有偿使用项目合同履约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对照合同全面摸清项目开展和履约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在此基础上,“建清单、强督导、压实责审批流程,实现了申请、审批、缴费、合同备案的全流程。近三年来,资产管理处通过持续开展专项检查,共计追缴各类资金160多万元,收回无偿占用房屋20多间,面积近3000平方米,推动学校各类资产有偿使用项目规范开展,有效降低廉政风险,切实维护学校利益。

从量到效,资产使用效益不断提升

在确保资产安全完整的基础上,资产管理处聚焦资产使用环节,多措并举,全面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资产管理处不再仅仅简单地统计资产数据,而是通过编写学校资产分析报告、招标采购工作报告和公用房占用分析报告等,进一步研究分析资产数据,提出资产优化配置的建议和措施,并在工作中推进落实,切实促进资产使用效益的提升。建设公物仓,督促各单位、部门将闲置资产上交,资产日常配置优先调配公物仓资产。开展国有资产盘活工作,将低效运转、闲置、待处置等固定资产纳入山东省教育系统固定资产调剂平台,实施校内调剂及全省范围调剂,今年前8个月,校内调剂资产20余件。建立健全仪器设备使用检查、维护保养机制,指导和督促各单位、部门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延长资产使用生命。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制订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年均开放共享收入5万元。

从空到实,校属企业迸发改革活力

校属企业在改制之前,基本处于空壳状态。2020年以来,资产管理处大力推进校属企业改革,调研制订学校所属企业改革方案,建立健全校属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先后完成企业核名、产权变更、银行变更、备案等一系列工作,2022年1月,我校全面完成校企改制工作,成为我省较早完成校企改革的高校。与此同时,资产管理处深入思考校属企业定位和发展思路,制订校属企业经营发展规划和组建方案,推动校属企业改革走深走实,全力做强做优国有资本。

资产管理处以校属企业改革为契机,大力推动校属企业发展,在公司没有专职人员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化运营3号学生公寓负一层仓库项目,实现了小资产大收益的经营目标。公司积极反哺学校,投资13多万元,为学校建设了多处车棚及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有效解决学生电动车充电难和充电不规范的问题,切实保障校园安全。目前,公司组建经营班子,运营学校南苑餐厅负一层场地,在8月仅仅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场地装修、超市开业、业态招商等工作,项目顺利开业,实现了开门红,公司进入了实质性运营状态。

图8 校属企业商贸板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