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要闻

山青要闻

山青要闻

【党代会巡礼】团委:踔厉奋发 谱写新的青春华章

发布时间:2023-09-23 14:07:35

来源:团委

作者:岳雨

编辑:王海燕

复审:

终审:孟祥佳

终审

过去五年,山青共青团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全校各级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积极担当、拼搏在前,书写了青春有为的坚实足迹。在学校党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山青共青团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强思想引领、夯实组织基础、强化人才培养、服务学校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思想、文化、实践、组织育人平台建设,多角度、深层次的育人路径不断拓宽,多元化、项目化的活动运行模式基本形成,全方位、品牌化的载体和平台日臻完善。

一、强信念跟党走,思想引领“树人工程”持续深化

理想信念教育全覆盖。结合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与信仰对话”“我的中国梦”“青春喜迎二十大”、主题升旗仪式、青年代表座谈会等主题教育活动420余场,引领团员青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更加牢固。认真贯彻落实“青年大学习”活动,每期参学率均达100%,扎实推进“青马工程”校园两级培训班,共计培训3800余人。

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以“大学生自强之星”“五四表彰”“共青团年度评优”等评选活动为抓手,以寻找身边的青春榜样为重点,选树和宣传五四红旗团支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先后表彰优秀集体300余个,优秀个人1000余名。涌现出了共青团十九大代表赵才慧、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刘珂宏、山东省二十大宣讲团成员田一庚等青春榜样。

专项育人作用成效显著。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教育,在关键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反诈宣讲、反走私作品创作大赛、大学生法治教育、国家安全观教育、“学宪法 讲宪法”等活动,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专项教育品牌。其中,在第七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比赛中,我校学子赵阳代表山东省高校参加全国决赛,并获得全国高校组一等奖,为我校争光添彩。

undefined

二、抓改革转作风,组织建设“筑基工程”不断夯实

基础团务工作更加规范。严格规范共青团例会、考核制度,严格入团程序,提升团员质量,非团员学生的推优入团、团前教育、入团仪式等工作进一步规范。严格执行共青团“三会两制一课”制度,严肃团的组织生活,团员关系接转等基础团务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2022年出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发展团员工作细则》,严格规范了团员发展流程。

基层团支部活力不断提升。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明晰“班团职能”,深入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团员意识培养工程”“基层团组织建设工程”,每年下发《团支部工作日志》,按月发布团日活动主题指南,创新建立社团团支部、《乳娘》临时团支部、北戴河服务临时团支部、青年领导力学位班临时团支部等新兴基层团组织,“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组织建设模式日趋完善。扎实开展团干部培训、交流、挂职等。

团学干部作风明显改进。健全团学干部广泛联系同学、听取意见制度和监督约束制度,认真落实全省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改进团干部工作作风。广大团学干部能够认真倾听同学们的诉求,扎根同学,服务同学,勤奋工作,求真务实,坚决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建设成了充满朝气、干净纯粹的组织文化,培养了一批对党忠诚、清澈纯粹、担当作为的团学骨干。

undefined

三、重实践担使命,服务学生“成长工程”日臻完善

校园文体育人氛围愈加浓厚。以团员青年需求为导向,持续深化开展美育与体育教育。每年组织开展迎新晚会、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合唱比赛、社团嘉年华、毕业季草地音乐节、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艺类活动10余场次,每年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篮球赛、足球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赛等体育活动80余场。年均近2万人次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学校多次在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优秀创作奖、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学生社团管理愈加规范。各类学生社团立足兴趣爱好和专业特色,常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涌现出青年志愿者协会、国旗护卫队、子衿国学社等特色鲜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优秀社团。学生社团活动开展频繁,活动质量稳步提升,年均举办活动80余项,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重要力量。为进一步促进社团更好发展,完善社团管理制度,2022年出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社团管理办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社团骨干评价考核办法》。

学科竞赛成绩实现新突破。持续以“挑战杯”“互联网+”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为龙头,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创,形成以赛育人的人才培养新途径。通过科普性和竞技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创新创业知识在全体青年中“面”的推广普及和创新创业竞技水平在重大赛事中“点”的显著提升。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将教师指导创新创业竞赛成果纳入关键绩效考核和职称评聘体系,学生参赛成果纳入学分和评优体系,不断完善师生激励制度。近五年来,省级获奖32项,国家级获奖1项。

实践育人体系愈加完善。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和优势,坚持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学科竞赛、社会服务相结合,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和载体。五年来,共组建1400余支实践团队,其中国家级团队15支,省级重点团队25支,共计3万余人次奔赴全国各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引擎”实践活动为抓手,组建多支服务队投身基层,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青鸟计划”为平台,引导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实习和就业,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贡献力量。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团队被大众日报、新华网、齐鲁网、山东教育发布、山东共青团等主流媒体持续关注和报道,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志愿服务常态化推进。持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开展爱心支教、关爱老人、法律援助、环境保护、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学校共有14个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志愿者2万余名,平均年服务时长累计超过6000小时,圆满完成多项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如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青企峰会、济南市职工运动会等,受到省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另外,以“百万大学生进社区”为抓手,与唐冶街道的11个社区结对,常年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历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国家级银奖2项,省级金奖3项、银奖及铜奖多项。学校高度重视西部计划志愿者工作,近五年,累计派出61名志愿者奔赴新疆、西藏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展工作。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学生权益维护更加广泛。成立学生权益服务提案工作委员会,切实发挥好“青小薇”权益服务站在饮食健康、物价监控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扩大维权覆盖面,维权领域扩展到奖学金评定、校园管理、欺诈霸凌等领域。定期组织开展学生权益维护调研座谈会,做好提案汇总整理和落实反馈工作,先后帮学生向学校相关部门反馈问题1200余件,建立了学校和学生的双向沟通机制,畅通了学生表达诉求的渠道,有效的保护了学生的切身利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