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文化传播学院聚焦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系统梳理总结本学期教学日常稳定运行和教学特色举措成效等,总结经验,查摆问题,切实整改,促建迎审,做实专业品牌,提升教学质量。
品牌凝练,特色强能。新学期文化传播学院继续推进实施高质量党建引领下的高水平专业建设系列工程,统筹谋划党建、教学、科研、学生等全局工作,开学至今各专业在特色理念引领下积极开展有组织教研活动,围绕特色课程标准建设、有效学习课堂督导、模块化教学组织、学生入企实习实训、课程考核与毕业论文(设计)等深入研讨,汇集来自广大师生的积极建议和有效举措,努力实现教学规范和特色实践的统一。聚焦构建“一学院一品牌,一专业一特色”,凝练出“‘齐鲁文脉’融媒纪录”“行走的声音思政”“对话文学经典”“数字光影创客”等专业实践特色,集聚赋能学院音视图文一体化场景下的文化创意传播人才培养。
项目驱动,团队聚能。围绕做实团队、做实项目、做实平台,文化传播学院特别注重加强教师内功建设。通过每个月初专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调度会,期初期中教师和学生座谈会以及每周全体教师例会等,及时传达学校党委最新政策和相关职能部门下达的重要任务,引导全体教师和学生树立“学院发展必定有我”的主人翁精神。以教学比赛、科研课题、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质量工程等项目为驱动,构建起学院督导和师生申报双向结合的项目工作机制。本学期以“阶梯工作室”为代表的多个教师工作室积极引入商业实战项目,承担微短剧创作、宣传片制作、电商主播培训等,带领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实现横向课题、专业实践和课程教学等多元协同,助力文化传媒现代产业学院等平台的内容建设。
以赛促建,成果赋能。课程是专业建设的载体,教师是育人要素的核心。近年来文化传播学院在优质课程和教学比赛中取得系列成绩。根据学校最新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文化传播学院已获得各类省级教学项目总数11项,各类校级比赛获奖数量8项。刚刚结束的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青年教师马新新负责的《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课程团队获得新文科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青年教师李雪婷负责的《表演基础实验》课程团队获得新文科中级及以下组三等奖。其中,《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课程团队被推荐参加国赛。今年全省高校教创赛吸引了全省70余所本科高校的4930个教师团队参加,评出一等奖获奖团队51个,其中被推荐参加国赛的团队仅有27个,以赛促建的优异成果更加凝聚全院奋进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