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30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承办的山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疏勒县和英吉沙县中小学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顺利举办,并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山东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处处长赵世团,疏勒县教育局副局长赵永刚,学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杰出席开班仪式。赵世团强调了本次培训对于深化“文化润疆”、促进边疆发展、传承鲁疆情谊的重要意义,并勉励学员争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张杰介绍了培训的筹备情况。赵永刚代表疏勒县全体教师学员明确本次培训目标,并鼓励学员要珍惜学习机会。

培训期间,学校党委书记魏艳菊,党委委员、副院长张杰一行走访慰问参训学员。魏艳菊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工作,时刻关心学员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强调要让培训成为铸魂育人的课堂,让学员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据悉,本次培训中学校秉持“文化浸润,学用相长”理念,创新打造“文化双课堂”模式。一是构建专业高效教学体系:组建了由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构成的教师团队,他们深耕播音主持教育领域,兼具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针对学员学习难点量身定制专用教材,精准破解学习痛点;创新实施“1名教师+2名助教”结对模式,形成专业引领与精准帮扶的教学闭环,为学员能力提升提供坚实保障。二是积极拓展“实践课堂”:组织学员走进山东博物馆等地开展系列研学活动,让语言学习在沉浸式体验中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学员们结合课本中有关描述,尝试用标准普通话即兴讲解,在实景中感受语言描绘美景时的韵律之美;从历史遗存中触摸文化脉络,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这些生动的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员突破了语言学习局限于技能训练的框架,更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增强了对文化的感知与认同。
培训后期,为检验培训成效、巩固成果,学校组织全体学员进行了测试。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与规范流程,全面考核学员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应用能力。既为本次培训提供了权威的阶段性评估,也为后续精准提升奠定了基础,有效促进所学知识向教学能力的转化,确保培训成果落地生根。


通过此次培训,喀什地区参训教师学员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得到切实提升。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与喀什地区的教育合作,探索多元帮扶模式,为边疆教育发展贡献“山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