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要闻

山青要闻

山青要闻

学校举办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活动暨《正义必胜》参演师生宣讲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5-10-16 19:09:13

来源:舞蹈学院

作者:郑心玥

编辑:郑心玥

复审:赵金怀

终审:王斐

终审

10月16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同上一堂大思政课暨《正义必胜》参演师生宣讲报告会”在山青剧院举行。这场以“我们是什么样,山青就是什么样”为精神内核的分享,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艺术实践与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的舞台担当熔铸一体,凝练为一堂浸润信仰温度、彰显精神力量的思政盛宴。学校党委副书记冯素玲,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石瑞宝,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范红伟出席活动。

《正义必胜》排练纪录片的镜头里,深夜排练厅的灯光下,有人因肌肉酸痛绑着护腰仍坚持走位,有人在队形衔接失误后主动加练至凌晨。这些鲜活的片段,让在场师生直观感受到“用舞蹈讲述信仰”的坚守,每一个动作的打磨,都是“山青模样”的生动预演。

循着影像中的坚守,《正义必胜》团队带队教师霍锦涛的分享直击内心深处。“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回答‘山青人该有怎样的模样’。” 作为山东省唯一登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的高校团队,他们曾直面“3天不达标即更换”的严苛考验。“当排练时有人红了眼眶,我便知‘敬畏历史’的种子已扎根,这就是山青人面对使命的态度。”若说《正义必胜》是对红色历史的回望,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文艺晚会参演团队便是新时代青年风貌的国际表达。文艺晚会参演团队带队教师姚佩分享道:“接到《小溪 江河 大海》任务时,我们首先想的是‘如何以舞讲好中国故事’。” 为呈现“水滴汇海”的文化意象,团队查阅史料、观察泉水轨迹,让每个动作都承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智慧,“无论回望历史还是面向世界,山青人这份专业与坚守始终不变。”

  

学生代表的分享,更是让“山青模样”落地为青春实践。《正义必胜》参演学生李海鹏讲道:“‘山青模样’从不是单人高光,而是一群人并肩的倔强”;潘宝顺分享了“12人带病坚守,贴退烧贴记动作”的感动,“老师说‘你们的坚持就是山青精神’,这话深深烙在我心里。”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文艺晚会参演学生王语熹从“小溪汇海”中读懂:“个人微光汇入集体,才能成为让世界看见的‘中国火炬’。”

鲜活故事引发强烈共鸣。学校党委副书记冯素玲表示,高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既要培养传承红色基因的“信仰者”,更要培育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两支团队既在历史回望中筑牢正义必胜的信念根基,又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中国青年的文化自信,这不仅是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的具象体现,更向社会证明,山青学子能扛起“传承红色血脉、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重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侯婷婷从中找到思政课教学的新方向,她表示将把这些浸润着汗水与信仰的鲜活案例融入课堂,让“我们是什么样,山青就是什么样”的精神内核,成为指引学生成长的精神航标。来自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2025级郝泽智同学更是动情分享,在他看来,“家国情怀不是课本概念,是绑护腰仍坚持的动作,是啃史料的深夜。”这些发自肺腑的心声,最终汇聚成全体师生的共同信念:“我们以青春之姿塑造山青之貌,山青以育人之魂滋养我们成长。这是师生与学校双向奔赴的育人佳话,更是对‘正义必胜、青春必胜’最有力的时代应答。”

学校紧扣“以文化人、以美润心”育人理念,以《正义必胜》参演团队为核心力量,组建青年红色宣讲团。团队先后走进山东教育卫视、济南市高新区御山台学校、春秀小学等地开展系列红色宣讲与文化传播活动。这一过程中,不仅让抗战历史在艺术表达中“活”起来,更让红色基因在青年成长历程中深度“融”进去,真正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落细落小落实,让红色育人实效看得见、摸得着。

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历史回望,到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文艺晚会舞台上的国际表达,再到校社联动的红色宣讲与山青剧院的思政课堂,师生们用实践共同证明:青年是什么样,未来就是什么样;山青人是什么样,山青就是什么样。这场跨越舞台、课堂与社会的精神接力,正激励着全体山青人以青春之名,承红色薪火、传中国声音、赴时代之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