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校园动态

【社会实践】外国语学院“星火传递”实践团队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2-08-02 21:59:48

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万云鹏

编辑:张海磊

复审:

终审:范红伟

终审

赓续红色血脉,再迈红色征途。7月中旬,外国语学院“星火传递”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依托潍坊市、济宁市红色资源,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第一站 青州烈士陵园:探访红色遗址,牢记初心使命

青州历经沧桑岁月,辉煌历史彪炳汗青。无数生命和鲜血推动历史进程,青州大地上的仁人志士为探求真理、保家卫国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团队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感受烈士们献身救国的豪情壮志。进入烈士纪念堂,里面陈列着战士们从前使用的老物件,纪念堂中介绍了自五四运动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中,青州儿女为保家卫国做出的英勇事迹,共产主义战士王尽美更是多次来到青州做指导工作,促进了青州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在抗美援朝浩浩荡荡的志愿军队伍中,有2000多名青州儿女,其中牟杰、卞克敬、苏振林等155名烈士的忠骨埋在朝鲜国土上。当代青年人无疑是时代的幸运儿,团队成员感慨道:“我们也会在未来的学习中刻苦钻研,弘扬艰苦朴素精神,勇攀人生高峰”。

第二站 坊子红色文化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潍坊市坊子红色文化博物馆的园内以“光辉的历程”为宣传主题,生动立体地展现着党和国家的光辉历程,游客一进入园区便可以近距离学习到中国红色历史文化。

进入馆中,映入眼帘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服装、背包、水壶等物品,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切实感受到了革命精神,一件旧军衣、一只旧皮箱、一个旧水壶、一颗手榴弹……每一件展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个年代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热忱和信仰,而他们的初心正通过一件件被岁月洗礼过的红色文物穿越时空、跨越山河地传递到后来者心中。

第三站 高密革命烈士陵园:追溯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

踏进仿古式建筑的陵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迟浩山同志亲笔题写的“高密革命烈士陵园”八个大字。顺着大路向北走,有一幅巨大的石雕,雕刻着八路军英勇战斗的场景,附有毛主席“气壮山河,千古流芳”的巨幅题词。再向北就是革命烈士纪念堂,里面陈列着革命烈士的骨灰盒,以及他们的照片和遗物。高密市党员志愿者刘世苗说:“这些革命烈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长眠在这里,我们要像爱护家一样爱护陵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四站 羊山红色革命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时代精神

羊山地处金乡以北,为鲁西南战略要冲,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到达羊山后,依托羊山有利地形,形成了坚固完备的山地要塞。1947年6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率领下,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挺进鲁西南地区,发起了著名的鲁西南战役。

抵达鲁西南战役纪念园后,实践队员一路步行向前,刘邓雕塑群迎面而来,雕塑上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解放军战士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景,展现了领头人的智慧,映照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抬头向上望去,革命烈士纪念塔庄严地矗立在山顶的位置,高大的纪念塔让实践队员对参加鲁西南战役的战士们有了更崇高的敬畏之心。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内陈列着众多革命文物,多位老将军的亲笔题词以及一些书籍、影集、录音和录像等珍贵历史资料,每一件资料都是这场战役的见证者,这些“见证者”现在正以他们的方式向我们重述那段历史。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此次党史学习实践活动,实践成员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心中升起了一座不可磨灭的精神丰碑。接下来的成长岁月中,实践成员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锤炼自我、攻坚克难,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