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月17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将课堂搬到舞蹈诗剧《黄河奔流》演出现场,同学们在震撼的视听盛宴中,共同探寻黄河文明的精神密码,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黄河奔流》以“黄河文明与民族精神”为叙事轴线,分为《九十九道弯》《源起》《九曲》《汇聚》《黄河入海》五部分。舞蹈中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融下,着眼于中华文明的独特韵味与卓越特性,将黄河文化的磅礴气势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内核娓娓道来,生动展现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征程中,华夏儿女以青春昂扬之姿,积极推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融与心灵契合的生动实践。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负责人刘璐介绍,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旨在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通过艺术的形式,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更蕴含着时代的价值。通过舞剧的演绎,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黄河文化中蕴含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与创新精神,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当看到舞台上各民族演员携手共舞的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力量”,一名学生动情地说。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天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思政课,学校原创舞蹈诗剧《黄河奔流》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观赏体验,黄河奔流不息,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也代代相传。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担当起促进民族团结、深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自开课以来,课题组集体备课、认真授课,坚持将系统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培养青年政治人才深度融合,课程立项2024年普通本科教育校级“金课”通识教育思政选修课。接下来,将以“金课”建设为契机,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