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2025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重点团队遴选结果揭晓。学校“鲁”力同心·青春同行实践队等6支社会实践团队凭借扎实的项目策划、鲜明的主题特色成功入选。

自遴选活动启动以来,学校团委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各学院团总支迅速响应,积极组织本次重点团队的申报工作,力求项目设计紧扣时代脉搏、服务国家战略、体现专业特色、解决实际问题。此次入选的6支团队,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层服务”“乡村振兴”“文脉传承”等多个领域,项目设计既贴合社会需求,又充分发挥了我校学科优势。在爱国教育与文化传承方面,校级学生组织组建的“鲁”力同心·青春同行实践队以“传承红色基因,感悟抗战精神”为行动指南,先后深入济南、临沂、枣庄等齐鲁红色热土,开展历史寻访、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活动,解码红色基因,激扬青春新声,赋能革命老区,充分发挥青年学子作为强国先锋的责任与担当;设计艺术学院的星火燎“援”社会实践队以“传承黄河文脉,赋能文化惠民”为主题,行经曲阜、莱州、泰安、济南等地,触摸黄河脉络,构筑文化温度。在乡村振兴方面,现代服务管理学院的“礼行七彩”实践队在临清等地通过红色基因赋能党建、绿色实践赋能生态、银色关怀赋能养老、金色纽带赋能代际等举措,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献策农业绿色发展,缝合乡村发展断层,让礼仪之美与振兴实效同频共振;文化传播学院的古韵新潮社会实践队立足曹县汉服产业,聚焦新媒体时代的汉服时尚传播新路径,通过整合跨界多元传播模式提出“文化深挖+科技赋能+传播破圈”三维升级方案,以青年智慧激活乡村特色产业的内生动力,书写青年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鲜活注脚。在基层服务与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方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守护青苹果”支教团聚焦临沂市费县困境儿童成长需求,创新开发“非遗技艺+生命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将沂蒙剪纸、柳编等非遗传承与生命教育有机融合,借传统技艺传递坚韧力量,用青春担当播撒生命希望;会计学院的新质生产力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追寻者”——“新质生产力驱动+‘双创’”实践队,精准回应时代需求,走入东营市垦利区的黄河入海口、社区及农业高新区等地,实地调研新质生产力在黄河流域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其对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其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平台,也作为青年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锤炼意志品格的关键课堂。据了解,主办单位本次经过多轮审核筛选,全省高校共有443个实践团队入选省级重点,我校6支团队的成功入选,不仅是对学校社会实践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师生们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的有力激励。接下来,各团队将按照计划奔赴各实践地,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开展各项工作,学校也将持续为实践团队提供保障支持,推动社会实践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力争产出更多有影响力的实践成果,为地方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