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杂志》(2023年第4期)刊发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发龙教授的论文《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非传统安全风险——基于反对型利益相关者行为的视角》。
文章在批判学界以细化或泛化安全指涉对象和议题范围而研究所谓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场域理论、安全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理论的合理成分,构建了“非传统”安全风险的分析框架。文章认为,安全场域内拥有不同资本、占据不同位置的施动者、受动者、威胁者、受威胁者等行为体,通过内隐行为以开展指认安全威胁、建构威胁认知、达成威胁认同、采取应对措施等主体间互动而引发“非传统”安全风险。进而,文章探讨了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的反对型利益相关者通过在知、情、意等层面做出负面内隐行为,将中国在国际发展合作中的经济行为推向政治领域而视为“存在性威胁”的问题。
王发龙,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海外利益、全球治理、公共外交等问题。近年,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10余篇,部分论文被《红旗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日报•内部参阅》、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改革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等文摘和媒体转载或采用;接受《人民日报》等媒体专访多次;获得各类科研奖励近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