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榜

我校学生在“讲好山东非遗故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演讲大赛决赛中喜获佳绩

发布时间:2019-05-04 00:00:00

来源:文化传播学院

作者:

编辑:

复审:

终审:

  12月25日,“讲好山东非遗故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演讲大赛决赛在山东省文化馆举行。我校文化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7级陈强、李洁和2018级付彦楠、颜涵四位同学成功晋级决赛,与来自其他高校的选手们同台竞技。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刘绍芹教授,山东省演讲协会会长、我校文化传播学院武传涛教授受邀担任大赛终评评委,学院教师匡素萍、姜潇硕带领十余位学生代表到场观摩学习。大赛最终评选出高校组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五名。我校付彦楠与陈强两位同学分别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颜涵与李洁同学荣获优秀奖。

 

 

  此次“讲好山东非遗故事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演讲大赛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承办,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协办。大赛以“展现山东省非遗资源多样性和独特性”、“表现非遗人工匠精神和创业历程”“宣传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热情”“讲述非遗人在非遗传承中的感人故事”等为主题,由记者采访、作家改编形成50篇演讲素材,供参赛选手选择。

  比赛中,陈强以《让传统舞蹈航行在新时代的长河里》为题,深情讲述了庞宝龙持续40年、记录70万字的民间舞蹈搜集历程,使“踏遍齐鲁千条路,无悔人间万般情”无名英雄的高大形象深深印在到场观众的脑海里;作为楷雕艺人颜景新的孙女,颜涵以《颜景新:曲阜楷木雕刻的“传承”与“创新”》为题,通过对爷爷生活工作与自身成长过程的描绘,向大家展示了孔子故里2400多年的文化浸润,以及老人守艺70年不离刻刀的工匠精神;付彦楠通过《李玉成:小葫芦装下大世界》一番演讲,将李玉成从听故事的孩童成长为讲故事的师傅几十年不懈坚持娓娓道来,诉尽东昌雕刻葫芦的困苦寒冬与繁荣盛景;李洁则就《刘斌:在方寸乾坤中展现鬼工神技》一题,带领现场观众领略了果核上的大千世界,将刘斌不求功利免费教学、十年一日志恒不悔等传承态度展现的一览无余。

  文化传播学院自本次大赛9月份正式启动以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高度重视相关进程,践行了学院人才培养思路,落实了我校“一强化两拓展”第二季发展战略。下一步,文化传播学院将继续努力,争取获得更多成果和奖项,为学校赢得荣誉,进一步提升学校美誉度。

 

2018年12月27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