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要闻

山青要闻

山青要闻

学校隆重举行庆祝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发布时间:2021-09-10 22:30:20

来源:宣传部 人事处

作者:王大龙 王晓辉

编辑:王晓辉

复审:

终审:

终审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9月10日,学校庆祝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团结凝聚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 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会上,对入围第二次“51251”人才工程的教师代表进行了奖励,第一层次最高获20万元特殊绩效奖励,总奖励金额970万元,有力提升了教师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51251”人才工程设专项经费,明确5个层次分别按照5名、10名、20名、50名和100名进行遴选。每年遴选一次,享受相应层次特殊绩效奖励2年,奖励标准分别为每年20万元、12万元、8万元、4万元、2万元。

学校党委书记魏艳菊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书明主持。党委副书记高峰宣读表彰决定。校领导王林山、刘涛、陈雨海 、崔连富、李玉英等出席会议。与会校领导为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2021年度优秀教师、入围第二次“51251”人才工程教师代表颁奖,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30周年的教职工颁发了荣誉证书。

魏艳菊满怀感恩之情和深深谢意,向多年来在教学、科研一线辛勤耕耘的全体教师,向在管理服务、后勤保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广大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向受表彰的教师团队、优秀教师和入围第二次“51251”人才工程的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从教满30周年的教职员工,向离退休的老同志、老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她指出,近年来我校广大教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育人传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师的“青年政治”特质涵育“青年政治”人才,教育、感染和影响了一批批山青学子。老师们聚焦主责主业,礼敬育人天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精神境界,践行了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四个服务”“四个面向”的时代使命,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书写山青奋进答卷赢得了无上荣光,作出了无可替代的突出贡献。

魏艳菊强调,今年教师节恰逢建党百年,业以师立,师以德馨,这次会议既是庆祝大会、表彰大会,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重要回信精神的大会,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落实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专题教育的一次再动员、再推进。希望广大山青教师时刻做到“四个第一”,一要时刻敬畏“教师”第一身份。用实际行动诠释“师道尊严”,敬畏“教师”身份,不辱“教师”美誉,热爱三尺讲台,不误学生年华。二要时刻树牢“师德”第一标准。以青春之心育青春之人,践行“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以良好的教师形象,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爱戴和追随的楷模。三要时刻践行“笃学”第一要务。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不断充实、完善和提升自我,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索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培养学生探索未来的潜质和能力。四要时刻坚守“关爱”第一责任。爱就是一种责任,要用精益求精的匠心,把每一位学生当作一粒宝贵的种子,因材施教、深耕细作,将“自我教育”体系做实做细,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内驱力”,上好每一堂课,育好每一个人。

张书明在主持讲话中指出,今年的教师节庆祝大会内涵深刻、意义重大,要坚定初心使命,筑牢师德工程,深化评价改革,推进强师行动,做好宣传表彰,浓厚尊师氛围。他强调,广大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各单位、各部门要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深学笃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重要讲话精神相联系,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相结合,与推动学校“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相贯通,自觉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在工作中落细落实,努力为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刘绍芹、2021年度优秀教师代表左宝宝、第二次“51251”人才工程人员代表刘丙元、优秀青年教师代表王发龙分别作了发言,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对教师的责任、使命、担当、情怀的理解和坚守,以及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方面取得的成绩。

长期以来,学校党委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特别是“51251”人才工程实施一年来,教师分类评价改革持续深化,评价考核方式和奖惩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打通人才评价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指标体系,营造出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浓郁氛围,凝聚起全体教职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合力,自我加压、相互加压、持续加压,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目标提供人才保证。

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51251”人才工程为切入点,逐步构建完善人才评价长效机制,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努力营造重才、引才、用才、爱才的政策环境,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勇于担当的精神、久久为功的毅力,迈好新时代强师之路新步伐,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为山青赢得更大尊严,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TOP